校友之家

院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之家 > 院友风采 > 正文

诗文寄情校友归

发布时间:2025-08-01阅读数:

为庆祝心理学院首届毕业生(2001级)重返母校、共聚“青春返场”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有校友特以诗歌和文章寄情抒怀,用文字记录重逢的喜悦与岁月的深情。

师大寻根

文/卫彦琴

廿载重逢鬓已霜,灯前叠影话苍茫。

亭中花下书声远,廊畔阶边笑语长。

云卷云舒牵旧梦,潮来潮去叹流光。

源头活水清如许,共盼十年再举觞。



根在师大,新枝吐春

文/卫彦琴

看着屏幕上播放的青春照片,时光的潮水漫过了毕业二十年的滩岸。而今立于回望处,思绪溯流而上——汾水汤汤,古城临汾那映照着千年风韵的波光,曾长久浸润了师大校园里永葆青春的读书声、笑语与求索身影。当这涛声裹挟沉淀多年的师恩与同窗情谊再次涌至心间时,欣闻母校于龙城开辟新局,华章新谱。就在这崭新的沃土之上,心理学院如饱含希望的种子,破土迎风而立!

二十载春秋,当年那些或扎着高马尾或留着齐耳短发的调皮姑娘,如今已成知性优雅的职业女性;当年面露羞涩的青春小伙,今日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社会精英。青涩少年已成稳重中年,然岁月精雕容颜,却从未冲淡心底那抹属于师大的底色:挥洒激情与汗水的操场、浸润墨香与拓展视野的图书馆、田家炳教育书院里的谆谆教诲和科学会堂前的朗朗书声,乃至餐厅前、宿舍楼下那片熟悉的“自行车森林”……凝望这片青春印迹,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其中尤其难忘的是我们的辅导员老段——彼时他还是陕西师大刚毕业的年轻小伙,一张青春帅气的面孔下,竟藏着如兄如父般细致入微的关爱。从懵懂入校到踌躇满志地毕业,他温暖有力的双手,托住了我们大学时多少摇晃不安的思绪啊。

当年那个背着简单行囊、带着一身局促走进师大校门的我,在初入象牙塔的憧憬之下,心底隐藏了难以言说的紧张与对未来深深的迷茫。正是这个以老段为暖心内核的0104班集体,用毫无保留的接纳和无声的陪伴,一点点驱散了我心头的寒霜与孤独。临汾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已变成我生命版图上无法磨灭的坐标。师大四年,母校不仅授予了我们求知的钥匙,更在人格的基石上深深刻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烙印。而辅导员段老师,当年那位有温度的大哥哥,不仅在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了我们,成为如我这般迷途羔羊最初的指路人,其自身在专业上的不懈攀登与精进,更是矗立在我们眼前最闪亮的标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专业道路。段老师本人就是师大校训最早在我们生命中烙下印痕的生动载体。于我,这烙印更有着一层深沉的救赎意味——它始于一份踏实的归属感。这一切,都是母校赋予我们的精神血脉,亦是行至天涯都无法剥离的文化胎记。

细细品味,大学最珍贵的馈赠绝不止于书本上的结论,更在于那独特氛围中孕育的求真之气,师长言传身教的仁爱风骨与严谨操守,以及同窗砥砺间萌生的深厚情谊与共同志向。这份情谊,穿越二十载烟尘,依旧滚烫如初。回望来路,心头既暖且喜:当年那个把桌兜当凉鞋的调皮姑娘,如今已是知性优雅、在心理学领域耕耘出精深研究成果的职业女性;昔日低调专注的她,竟已是商海弄潮儿,执掌几家民企,更将心理学智慧引入企业管理,成了我们班上探索“心赋能”的跨界翘楚。令人振奋的是,班里有好几位同学已然成长为省内外几所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栋梁与骨干。我们班还有如我这样的一批人,选择耕耘于中学的三尺讲台,为正在抽枝拔节的少年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理解自我、健康成长的心理营养。更令我们心怀骄傲与感念的是引领、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段老师。他已荣膺博士生导师,更获学术高峰上的桂冠!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荣光,更是对我们0104班全体无言而有力的鞭策与引领——印证着师大精神滋养下生命向上向远的磅礴力量。

回望自身,师大四年,我获得了集体温暖照亮起点和专业学习重塑心灵的双重馈赠。正是心理学这门饱含人性温暖的学问,不仅给了我系统地理解世界和他人的工具,更赋予了我疗愈过往、拥抱自我的莫大勇气和底气。它让我在认识人性幽微的同时,更看见了生命自身坚韧向上的磅礴力量。今日的我,心中满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正是师大给予我最珍贵的生命礼物。无论母校的根系今植于何方泥土,其深扎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养分与联结,永不会改变。正是这无形的源头活水,一直守护我们行稳致远。它来自那些永不褪色的师者身影,点亮了我们理解世界、洞察人心的明灯。正因这份历经时空淬炼而弥坚的精神传承,心理学院在龙城新校区的诞生才如此顺理成章,更添时代光辉!它开启了探究人心幽微、照见生命复杂的神圣之门。它不仅是学科版图的自然延伸,更是大学教育由塑“器”到育“人”、由增益知性到涵养心性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刻跃升与践行。

回望那个曾怯懦彷徨、终被师大人文之光与心理学智慧点亮的自己,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学普及与实践的重要性。育人之业、管理之道、医者仁心、社区和谐,乃至个体的自我觉察、情绪通融、人际共生,都需要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灵密码。这密码的钥匙,曾解开过我内心的枷锁,也必将助力万千心灵找到自由与力量。师大心理学院的创立,正是对时代呼唤“心灵健康”、“情感能力”、“健全人格”的精准回应。它将肩负依托龙城省会的广阔平台,让心灵科学的智慧,更深入地融入全校通识教育,助学子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关怀社会;立足新的区位优势,以更扎实的科研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为这片三晋核心厚土上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和谐的智识灯塔;在师大的新家园里,为三晋乃至全国培育专业扎实、心怀仁爱、科学严谨的心理学人,照亮更多绽放的生命!

二十年光阴,我们0104班全体同学如同一粒粒被母校精心播撒的种子,从临汾古城的教室出发,带着彼时的欢声笑语与共同奋斗的记忆,更承载着像老段这样的师者以心育心的温度,以及同窗间不离不弃、照亮彼此暗夜的光芒,已在各自的土壤中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根在师大”,从未因校址变迁而动摇;“同窗情谊”,历二十年醇厚更胜当初。“心田初种”,更在太原新土静待深春。今天,我们班全体师生在师大心理学院亲手栽下的“启智润心”石,将成为承载着理解、抚慰与启迪人心使命的新种,是梦想与责任的薪火相传,更是母校精神在新时代繁茂新枝的见证!我们当年得到的爱与智慧,正化作这片新开垦沃土上的暖阳雨露,孕育着惠及更多后来者的硕果。

根脉深扎,新枝灼灼,在长风穿廊、碧桐掩映的新校园里,倾听那新枝摇动生命的声音——清澈、坚韧、充满春的活力。祝福心理学院!祝福我的母校山西师范大学,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一审:张晓琦

二审:张   睆

 三审:张   潮